新闻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校庆】铁三院孙树礼校友与西南交大青年教师和学生座谈

来源: 办公室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日期:2016-05-16   点击数: 

5月13日下午,代表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回校参加建校120年周年校庆活动的我校79级铁道专业校友、铁三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孙树礼刚下飞机,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综合楼430室。他是应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远富之邀,前来与包括两届研修班和第十五期首开课教师在内的二十余位青年教师以及信息、土木、电气、物理等专业的近十名研究生进行交流座谈,分享他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工程现场需求、铁三院对人才培养的希望以及研究的前沿问题等内容。座谈会由李远富主持。

孙树礼校友从我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一直负责交通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他首先从交大情结和事业情结角度,分享了自己与老师们的相通之处。接着,他分析了工作中他感受到的教师与工程师在工作内容和性质方面的差异。他认为,教师实施教学是由浅入深,而工程师则需打乱所有的知识体系,按前人总结的科学的程序去研究问题。相比之下,工程师面对问题无法选择回避,必须想方设法找到方案,把问题解决。教师的责任长期且不直接,而工程师则责任重大。此外,两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随后,孙树礼请在场师生提问,共同深入交流探讨了相关问题。电气学院葛兴来、陈民武、李砚玲,人文学院梅红、峨眉校区土木工程系梁东、工程训练中心李君等老师以及土木学院、物理学院的研究生分别就自己关心的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怎样促进教师科研对接工程现场,可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业界和学界要紧密结合才能获得发展,而传播学能够为中国高铁建设贡献何种力量,本科生的专业素养问题,新兴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铁三院正在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研究生需要做何准备才能在就业中体现优势,无损检测在现场的需求及应用情况等内容,对此,孙树礼运用翔实的案例,分别积极回应,给出了他的见解。

(一)老师可通过大作业(课程设计)等方式锻炼学生思维,培养他们放宽视野,树立全局观念,着眼于顶层设计,从宏观到微观分析问题和把握问题。

建议学校将学生接触专业方向的时间提前,运用大作业方式,结合好的案例,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到设计院参加技术会议,了解学术前沿。建议学校牵头,联合多家设计院,编写工程师思路和综合能力方法培养方面的教材。此外,孙树礼欢迎交大学子到铁三院各处室实习实践。

(二)科研规划和选题要跟现场紧密联系。教师确定选题前,需要首先了解需求,明确研究价值,或为解决工程中的难题,或者为优化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通过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提升效率和过程效益。每个专业都有优劣势,不能局限地从本专业角度去评价和考察一项技术的应用价值,应从大系统和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和发现价值。同时,加强各专业间的沟通交流很有必要。

(三)轨道交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比较光明,同时,也富有挑战。高速铁路更高速、运行效率的提高、高铁的安全保障、管理信息化、快速货运的发展、重载方面4G通信技术等都是研究方向。

(四)用人单位考察的是毕业生的综合优势,包括学习成绩、毕业设计、社会活动等方面,他建议研究生多关注铁三院招聘实习生的通知。

(五)作为高铁的一项安全保障技术,桥梁、路基、轨道、道岔都有无损探伤的需求。检测的目标不一样,手段也就不一样,该项技术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

座谈会持续了近两小时。孙树礼与师生交流过程中,李远富适时进行相关内容补充。参加座谈的还有我校93级校友、铁三院科技处副处长侯占林及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曾川等。

参加座谈的李君老师反馈说自己收获大,老师和企业领导多交流很有用处。陈民武老师在座谈基础上,给出了三点建议,包括专业课程中引入工程专家、建议学校支持专业课程老师去国内外企业做博士后和短期交流,以加强工程和科研实践以及老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就业方向,保持我校优势与特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