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数智赋能】西南交大教师研讨产教融合之道

来源:  作者:王春婷     日期:2025-07-04   点击数: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课程改革与科研成果的深度转化应用,6月25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学校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黄进,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作题为“产教融合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与科研成果应用”的报告。这是第三期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习班的第九场讲座,来自我校、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四所高校的140余位教师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讲座结束后,举行了本期研习班研讨沙龙活动。

产教融合驱动科教发展

报告伊始,黄进回顾了我校五年前与华为、百度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教发展的基本情况。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引入真实项目案例、算力资源和AI架构,成功构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科研应用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如何促进课程教学改革?面向《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课程,黄进重点介绍了课程建设思路、总体设计和实施路径。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环节的具体变革,创新性地设计了沉浸式、虚实结合的教学空间,实现了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

a32a9579659110610a0235f2398b54c.jpg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针对中考实验操作考试评分难题,产教融合共同研发了基于AI的智能评分系统,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与高效率。此外,以科研反哺教学,在智慧教育、智能交通等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在推广应用方面,通过合作交流、专业共建及论坛研讨等多种方式,将企业项目融入科研,形成“产业需求-教学实施-科研创新”的闭环生态,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的纵深发展。

1e1549aad051e1e9e3ae3701d9f0cd5.jpg

面对其他学科老师关于如何有效与企业搭建合作桥梁的问题,黄进鼓励老师们主动拥抱技术,积极寻求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本次报告数据详细、案例丰富,为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分享。

ee1210a2160b10f8b545143e98ed86a.jpg

561cbdc057569d0ddbf225c3b2f2442.jpg

总结沙龙

报告结束后,本期数字研习班也迎来了最后的总结研讨环节。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姜曼老师率先发言,她表示,通过一系列讲座和参访活动,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并计划将AI助教、知识图谱等先进工具融入教学,逐步推动课程的智能化改造。针对人文学院曹璞老师提出的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边界问题,老师们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在AI教学中必须坚守教育本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着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随后,老师们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这一学期以来的收获与成长,现场气氛热烈。


数字研习班不仅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的平台,更被众多老师称为“永动的充电宝”,持续、高效地为教师发展充电加油。未来,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战略需求,为全校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支持与优质资源,引导教师深入探索数智化教学的无限可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