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讲坛

首页 > 教师发展 > 云端讲坛 > 正文

【云端讲坛】第23期:西南交大教师共同学习破解惰性知识的有效途径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华楠楠 吴承予     日期:2022-03-22   点击数: 

为助力我校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克服惰性知识,317日下午,西南交大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曾琦教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了题为“激活有效教学、挑战惰性知识”的线上讲座。来自我校与西南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老师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曾琦提出了不同于常人对“知识”褒义定义的观点:她认为,不是所有知识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些知识会让人变蠢。知识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融会贯通的理解,另一种是鹦鹉学舌的表演。曾琦把通过后者方式获取的知识称为惰性知识。在她看来,惰性知识是学生已经习得但是在实际中不能正确提取和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形成惰性知识的原因是什么呢?曾老师从知识的特性出发,总结出三点原因:缺乏对知识的网络化、程序化与条件化。曾琦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知识是孤立存在的。她以自身教学经历阐述了知识需要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变式练习,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等内容。紧接着,她强调知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应明确适用的条件,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随后,曾琦指出学习不是为了记忆知识细节来表演,而是为了掌握结构从而在不同场合顺势迁移。她向老师们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以其著作《教育过程》为例,将此书核心观点归纳为结构、智力发展与直觉思维三个关键词。曾琦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后需要迁移,而不是单纯地对事实和技巧的掌握;智能生长与儿童表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反又互补。她强调在教育时,应适当培养直觉思维,特别是在面对陌生情境、需要快速判断的情况下。

1BC71

此次讲座,曾琦教授用近三小时的时间,生动讲述了知识“鲜为人知”的一面,帮助老师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力,打破惰性知识的桎梏,从而找到破解惰性知识束缚的有效途径,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