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型选树

首页 > 思政与师德 > 师德典型选树 > 正文

【身边的“双严”】我的高分子领路人——记化学学院王勇老师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傅岩轩     日期:2023-09-19   点击数: 

【编者按】

在一百二十余载办学历程中,我校形成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影响了无数交大学子,更有许多关于“双严”的故事传为佳话。为传承和发扬学校“双严”传统,特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开展了征文活动。现陆续发布优秀征文。

来稿选登第10期

我的高分子领路人

2019年冬,我还是一个正在全力冲刺、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回母校宣讲的学长口中了解到了西南交通大学以及交大的“双严”传统。学长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了我报考交大的兴趣,事后对交大进一步的了解更坚定了我的决心,于是有了老套的“顿悟”剧情,我开始奋发图强,并在高考中超常发挥,压线进入交大,开始了我和交大的故事。从2020年第一次踏入西南交通大学到现在,我已经在交大生活了三年,回忆这三年中的一幕幕,我能确切地感受到“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每个交大老师都在恪守双严传统,为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高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果非要让我说出一个代表的话,那肯定是非王勇老师莫属。

初始:严格与幽默风趣

第一次认识王勇老师是在大一的《高分子与现代生活》新生研讨课上。由于这门课程是选修课,所以一开始我就抱着得过且过、及格万岁的想法,但是在听过王老师的第一次讲课后,彻底改变了我的消极想法。

还记得我和室友在课前十分钟才慢悠悠地去教室上课,一进门就看到王老师正在讲台上调试课件,王老师看到我们进来后对我们微微笑了一下,又继续浏览他的PPT。和室友挑了一个靠后的座位坐下后,听到周围的同学说他半小时之前到达教室的时候王老师就已经坐在讲台上了,我小声地对室友说:“这个老师可能有点严格,我们看来是水不成了。”严格是我对王老师的第一印象。果不其然,在上课铃声响后,王老师把教室门关了就开始点名,对每个人都仔细核对,看到没人缺席,王老师欣慰地笑着说:“看来大家都还是比较准时嘛,希望以后都能如此,我们这门课会不定时地点名。”他又开玩笑说:“如果是寝室两个人都选了这门课,要逃课的话两个人换着逃,记得留一个通风报信。”大家都被王老师的幽默逗笑了,我也在心中暗暗想道,这样幽默的老师讲课一定不会差。

在课上,王老师激情四溢,幽默风趣,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高分子的世界,从高分子的由来讲到高分子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一节课听完只觉酣畅淋漓。在课程最后,王老师还组织本课程的授课老师和我们来了一场小组式的面对面交流,让我们深入了解高分子系。这门课程中,我对王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以塑代钢”,研发高强度塑料去替代钢材,王老师说这是他的梦想,同时也是每一个高分子人的梦想。正是这样一门课程,正是这样一位老师,正是这样一句话,让我在专业分流中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地选择高分子系。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年级高分子系中六十多人,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因为在大一上了王老师的课或者听了王老师的专业分流宣讲才选择了高分子。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极具感染力的老师。

再识:严谨与循循善诱

如果说王老师在大一的课程只是让我对他有了初步了解,那么大三的课程《高分子物理》更让我体会到了王老师“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教学作风。大二暑假,当我看到这门专业课是王老师教授时,我就知道这学期学起来肯定很轻松,同时又很辛苦。轻松的是王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肯定会让我们学起来十分容易;辛苦的是王老师对课程要求很高,我们肯定需要尽全力去学习。

我对能再次上王老师的课程满怀期待,同时也期待再和王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遗憾的是,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教学都改为线上进行。为了适应网课形式,王老师精心修改课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了他的严谨与负责。

到后面线下上课时,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被王老师严谨的态度感染。每次上王老师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早早到达教室,别的课都是去晚了后排没位置坐,而王老师的课是去晚了前排就抢不到了,更有甚者,在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就去下午上课的教室中用书本提前占座。在课堂上,王老师循循善诱,喜欢通过实际现象引出具体原理,而且总会留出时间让我们思考“这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怎么去利用它”,而不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有一次提到一个聚合物加热后应变出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现象,他让同学们思考这是为什么。在抽问几个同学后,他揭秘道,这是发生了重结晶现象。课后,我与王老师交流为什么不是热致型液晶,王老师对我的想法很惊讶同时也很惊喜,他先夸赞了这个想法,然后让我再回去思考一下,等下节课的时候再和我揭秘。后面仔细想想,我发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但是王老师在第二次上课后仍然耐心地和我解释了这一想法的误区。

终识:耐心与认真负责

提到王老师的《高分子物理》课程,就不得不提起永远不会因为放假而被挤掉的物理课,因为每一次被挤掉的物理课,王老师都会利用周末时间补回来。虽然他既是博士生导师又是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但是他仍会在周末抽出休息时间,让我们上满一个学期18周的课时。每过三周他还会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特地出一张试卷进行考试。他说小测只是对我们近期学习成果的检测,以便他调整教学安排,这并不会计入平时分。有一次我和室友因为数学竞赛在小测时间请了假,虽然这次小测请假的就我俩,但是王老师仍然抽出他的休息时间为我们进行了补考。

通过王老师一学期的严格要求,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在号称高分子最难专业课之一的高物课中取得了好成绩。非常幸运能遇到王勇老师这样的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老师,在与王老师的接触与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交大的“双严”理念,更加幸运的是,这样的老师在交大比比皆是。璨兮如金在镕,璀兮如玉相攻,让双严传统在我们交大人中辈辈相传,为祖国的各行各业添砖加瓦!


老师简介

王勇,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功能调控方面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中央在川高校重大成果转化等各类项目合计20余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70余篇,累计他人SCI引用8400余次,H-因子52;参编专著1部、教材1本(副主编);授权发明专利22项。部分研究成果4次获得四川省科技奖励(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曾获得德国洪堡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等;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等。


作者简介

傅岩轩,化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还有一年就离开生活学习了三年的交大,毕业后我依旧会牢记双严传统,用以规范自身,以我的老师王勇为榜样,在高分子行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