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型选树

首页 > 思政与师德 > 师德典型选树 > 正文

【身边的“双严” 】言传身教承“双严”——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孙燕云老师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刘毅     日期:2023-09-20   点击数: 

【编者按】

在一百二十余载办学历程中,我校形成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影响了无数交大学子,更有许多关于“双严”的故事传为佳话。为传承和发扬学校“双严”传统,特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开展了征文活动。现陆续发布优秀征文。

来稿选登第12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西南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更是大学重要的“明德”之一。这份“双严”之风,我在孙燕云老师身上得到了春雨润物般的体悟。

“严格要求”以传道

初见孙老师是在大学物理的课上。作为一门通识课,我们未来也许不会用到太多课程内容,但这门课有其独特的意义存在。孙老师就是用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意义。

我们生物工程专业对这门课的内容掌握要求并不高,而这往往容易滋生懈怠。但是孙老师并没有纵容我们,却用“严格要求”让我们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并滋润了深入探索的种子。孙老师的严格要求与普通的严格要求有些不同,在我的感受下,这份严格要求有一部分是在“严于律己”。

因为是通识课,而且是大课,必然意味着有部分同学会出现懈怠。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孙老师并没有因为难以解决就放弃,不同于传统的利用点名留下人,让同学们“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是用很多方法把知识变得吸引人。记得有一次上课,一道题目需要用到右手螺旋法则,但是题目配图是一个近似圆锥、比较抽象的形状,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才能理解,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孙老师特地找来了雨伞进行演示。孙老师用生动的演示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具象化,用这样的方式让书本上的知识不再那么枯燥难懂。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会做题,孙老师还为我们出了一套十分新颖的期中试卷,这套试卷与我们印象中的理科试卷完全不同,它不是给你一个个数据、一个个条件,让你用固定的知识去解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全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其中一道题目是让我们写一个小故事,要求涉及相对论的一些知识,包括时间延缓效应、尺缩效应等等。其实,按照我们的课程要求,做出一道相对论题目很容易,只需要套用一些公式而已,并不需要过于深刻的理解。但是把相对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故事中并不容易。要想真正写好这样一个小故事,需要对知识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除了这道题目,其他的也是如此。这是一套最不像大学物理试卷的试卷。

孙老师还专门建了一个“物理角”,这个“物理角”是一个代代相传的QQ群。“物理角”的宝藏埋藏在群文件里,其中有一本玄幻小说,不知道是哪一届学长学姐流传下来的。小说中各种各样的物理学知识化身为江湖门派展开战斗,既有物理学知识的逻辑道理,也有玄幻小说的奇诡想象。当然,这并不是一本已经完成的小说,里面有很多物理知识还没有门派归属,等待着我们去续写。

在我看来,孙老师所坚守的“严格要求”就是严格教学。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传道,她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赋予枯燥的知识以生命,激起我们的兴趣,向我们传授求学路上最为重要的道之一——保持好奇,探索未知。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孙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体现在她不仅要求自己成为教授知识的经师,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传授求学之道的人师。

“严谨治学”以授业解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孙老师的严谨融入了她的日常,以致于其他事物在她面前都很平常。但这平常的一切正是她严谨治学之风的体现。较为明显的一次感受是我向孙老师请教问题,应该是期末考前最后几节课,我的一位中美班朋友给我发来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关于点电荷概念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关于高斯定律的应用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运用容易,但真正理解比较困难的问题。由于这两个问题涉及概念理解,而且在我们的课程中也不是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我询问孙老师后,她说自己也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需要从课本中求证,因为我们很少有人会去探讨这个问题。后来,孙老师带着我翻阅资料,直到得出合理的解释,这才结束。

正是孙老师对不确定问题严谨求证的态度,反映出她严谨治学的品质。在交大校园里,像孙老师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秉持“双严”之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也共同构建了交大的辉煌。


老师简介

孙燕云,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首批教学设计师、教学发展师,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大学物理教与学研究、跨学科创新方法与实践教学研究、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理研究等。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大学物理负责人,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大学物理团队负责人。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多项。

作者简介

刘毅,2022级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