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课培训

首页 > 首开课培训 > 正文

【首开课】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易思蓉教授为西南交大第二十期首次开课教师培训做首场报告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作者:唐秀军 江静;摄影:陈晓;编辑:江静     日期:2020-11-05   点击数: 

10月29日上午,学校第二十期首次开课教师培训首场报告在犀浦校区综合楼430举行,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易思蓉教授以“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 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为题,结合自己36年教书育人实践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生产工作成果实例,为首开课参培教师们如何站上讲台、站好讲台,带来了宝贵一课。报告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苏谦教授主持,西南交大与西华大学200余名青年教师以线上线下的混合方式同时参加了培训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本分

易思蓉首先讲到,教学是教师的本分,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责任。她从教师不合格、合格、优秀、卓越四个层次出发,介绍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她认为,合格教师是优秀教师和卓越教师的基础,优秀教师懂得教书必育人,卓越教师则是成为学者、专家,成为学生科学探索的引路人。

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师?她提出教师“四问”——你想教学生学什么?为什么你要教学生学这些?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你怎么知道学生学到了这些?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她认为,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能力要求什么,教师就要教什么,教师的课程若是不能支撑学生的能力要求,就是无用课程。对于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她认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最重要。对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需要根据对应的专业标准进行考核与评价。

易思蓉回顾了自己首次开课的教学经历,让在座的老师们颇为动容。她说自己首次开课之前,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为教研室本专业的老教师做教学辅导,听课、批改作业,认真记录整理听课笔记,自己的指导老师随时查阅听课笔记,随时考查和提问。正是这两年的教学助教工作,让她完成了从优秀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熟悉了专业的课程体系,学到了前辈们的优秀。她感慨到,这就是交大的传承,老唐院的严谨治学、无私传授,对自己影响至深,也受用无穷。

易思蓉认为,讲台是神圣的,老师要畏惧讲台,敬畏学生。合格的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学生佩服,需要教师不仅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不断攻克专业领域的科技难关;二是做学生的榜样和领路人,需要教师不断学习钻研。要支撑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一直站在科学前沿,就是在讲台上给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做学问,要做纯粹的学问研究人,追求卓越。

教学也是学术研究”,易思蓉如是道。她结合自己36年来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自己如何从深入了解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论出发,不断琢磨问题、方法、概念、公式、参数,例举了自己如何从《铁路选线》课程中曲线公式一个参数研究,开启了后续一系列科研、教学、现场实践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工作实践。她说,通过教学,会不断发现科研的空间和深度,只要科技在发展,问题始终存在,研究始终存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就会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科研提升学术水平

易思蓉指出,高校专业课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她讲述了自己怎样从最初的研究生论文出发,克服科研道路上的艰辛、困难,形成了与课程紧密结合的三个科研方向——线路工程信息技术、动力学选线技术、现代轨道交通线路技术。正是科研的超前与深度,她主持完成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做到了引领行业科技发展,创新学科理论与技术,变革选线设计技术,也使得自己成为铁路选线设计理论、线路勘测设计现代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和磁悬浮线路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咨询知名专家。

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使得科研反哺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易思蓉总结道。基于科研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主持的5门课程建设成国家级精品类课程;主编出版了教材和专著15本,其中5本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由美国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出版并向全球发行;将科研成果转化,正在建设虚拟环境选线教学系统。

易思蓉说,自己凭借1门课程,获得了教学科研诸多荣誉和奖项,一方面是幸运地站在交大选线前辈们的传承上,这本身有着深厚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自己从计算机硬件的应用到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全方面深入学习,结合行业最新发展,不断更新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结果。这一切,始于首次开课之时,敬畏学生、不愿被学生考倒的小小初衷,成于热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恪守教学是教师本分的追求。

易思蓉两个小时的学习报告,让老师们看到了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长路径和奋斗历程,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大家深深折服于易思蓉教授多年如一日探究问题的机理、不断学习更新深化支撑课程体系知识的精神。线上有老师评价说:“感谢易老师,这才是产教结合的成功案例!”有老师说:“易老师讲得真好,希望有机会再次聆听!”更多的是老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