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

首页 > 专项研习 > 教学创新 > 正文

【教学创新】共话混合式教学 彰显教学魅力——西南交大举办混合式教学工作坊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唐秀军 韩坤 摄影:刘晴     日期:2021-12-24   点击数: 

12月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提出,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为助力我校教师将新的学习技术方法与教学教育更好的融合,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1211日下午,我校联合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联同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新疆工程学院和西藏大学等高校,专门举办了题为混合式教学祛魅篇”的工作坊,特邀西南交大国家级教学名师龚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运行主管苏永康老师、浙江传媒学院王一婷副教授、西华大学唐丹副教授和四川大学赵新老师主讲,西南交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副部长王蔚主持。

苏永康首先以“混合式教学ABC”为题开讲。他认为,本科教学的改革与教学创新,离不开混合式教学。对于混合式教学中的诸多误区,他提出真正的混合式教学重在通过自由或同步的线上学习定点有指导的线下学习为学生构建出一个线上线下混合的、有整体性学习体验的生态社区。他认为,教学创新是基于学习科学、认知理论等构建教学模型,融合使用技术工具,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的、数据驱动的、可迭代的研究型学习体验设计。混合式教学创新,应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落脚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及可能促成的学生的成功。对于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他认为教师理念要有重大改变,教师要凝练出每门课程的“终身点”,基于课程“终身点”凝练出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搭建教学支架,最终以构建教学生态社区作为最高目标。其中,混合式教学生态圈,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苏永康总结了混合式课程需要考虑的十个问题,并结合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和首届教学创新大赛的优秀案例,向大家展示了混合式教学创新需要思考的输出物和应该关注的未来发展趋势。他强调,混合式教学,就是将各种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科学、认知理论的“道”,利用各种技“术”,达到“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的效果;教师则应范式转移理念先行重研究型教学设计协力打造混合生态

国家级教学名师龚晖在题为如何让混合式教学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的讲座中,开篇即以力学理念示范了优秀的课堂导入,生动幽默,瞬间吸引了大家兴趣。他指出,2022年一流课程建设暂告段落并不是混合式教学的终点,面对新的学习技术为传统教学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将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教师应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将教育教学变局压力化为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的动力,如果没有“压力”或“动力”,就只有一成不变。何为压力?何为动力?应采取怎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学习技术加持?龚晖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材料力学”现身说法,为大家展示了“智慧慕课”相较传统慕课的“智慧”所在以及自身“智慧慕课”建设与应用的成效。他指出,基于智慧慕课模型建设而成的智慧慕课平台,经过不断的资源开发,使得智慧慕课的教学不仅在西南交大多门学科专业的课程上发挥了极大的成效,而且正为更多高校应用和推广。此外,龚晖以智慧教学技术,为老师们在线教学技术的提高提出了建议。

77A87

作为全国青教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和第五届四川省青教赛评委,唐丹如何让日常教学滋养竞赛成果”为题,结合自己主持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成果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她把教学理念比作一粒种子,提出“师生共同体”的概念,对老师的角色进行了解读;把教学目标比作树干,分享了将思政目标融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方法;把教学内容比作树枝,剖析了“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学术前沿两方面的内容;把教学活动比作树叶,介绍了教学活动与相应测评体系等方面的设计及理念;把教学竞赛比作花朵,讲解了青教赛的评分标准和要求。唐丹指出,青教赛的评分标准,恰恰体现了混合式教学的创新理念以及金课的建设要点,正是要将这些理念与金课建设方法融于日常的教学步骤中,教学竞赛才能被滋养、开花结果,最终竞赛的成果又回到教学,形成涵盖教学共存、教学共长和教学共创的层层递进的教学共生体系。

首届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一婷带来的是解决广大教师痛点的 “科学发声及嗓音保护”的讲座。在科学发声这一部分中,王一婷从怎样学习发声切入,介绍了横隔肌膜、气沉丹田等专业概念,并对如何练习气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了更清晰地表现气息控制要领,她不仅邀请了小助理进行直观演示,还播放相关视频,让老师们明确了如何做到气息控制。此外,她以三种呼吸方式为例,指出了两种错误呼吸方法存在的问题,强调老师们应该把胸腹呼吸作为平时的习惯呼吸方式。在嗓音保护这一部分中,王一婷分享了她的实用经验。她谈到,日常保健要注意喝温水,并辅以枸杞等,对嗓子保护有较好的功效。除了饮食方面,她还介绍了喉部按摩的保养方法,讲解了如何通过练习气泡音、吹唇等练声方法来有效舒缓声带疲劳。短短三十分钟的讲座,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王一婷在教言、教态方面的风采,更为大家如何科学发声、健康用嗓进行了示范,提供了有效方法。

第二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赵新进行了题为如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效衔接”的讲座。在短暂地对上述四场讲座进行了过渡衔接后,赵新围绕学情分析的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在混合式教学方面的独特见解。他以自己的《IC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五学一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重点分享了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课程采用教学视频的方式、线下课程着重组内讨论与组间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实践。如何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呢?赵新介绍了线上课程采用问卷自测、阅读文献、分组辩论等方式进行考察的方法,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学习,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讲座时间虽短,赵新将学情调研、线上线下互动的方法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事先调研参培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的问题,在现场与龚晖和唐丹“我问你答”,探讨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遇见的共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因为疫情原因,本次工作坊采用了在线直播、提前录播在线播放、线下讲授线上同步的混合方式,中间衔接小状况不断,恰是一场混合式教学的真实展演。五位专家结合专业从不同的方向和高度为参培教师们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浓缩的精华让参培教师们如遇宝山,浅尝辄止意犹未尽。300多位教师在周末的休息时间,本着对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为了教学创新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共同目标相聚工作坊,共话混合式教学,怎不令人感动!

本次活动亦为西部百名混合式教学精英教师培育公益计划第一期工作坊,期待后续活动中有更多的教师为教学创新而来,如同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的宗旨所说,形成“一批志同道合、热爱教学、善用技术、勤于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线混合式教学创新者”的交流生态圈,让教学不仅是技术,还要有艺术,要有滋有味,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