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心得

首页 > 教发研讨 > 研修心得 > 正文

【师说·研修总结】杜红艳:学识的增长与见识的提升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作者:杜红艳     日期:2024-05-22   点击数: 

编者按:历时近一年的第九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涵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教学研究等精彩内容的12场教学活动,得到各位老师积极参与的同时,有效助力了大家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全面提升。除撰写教研论文外,老师们也总结了心得体会,分享一年来的研修感悟。现将老师们的研修总结陆续发布。本期,将分享外国语学院杜红艳老师题为“学识的增长与见识的提升”的研修总结。

学识的增长与见识的提升

很幸运,加入西南交通大学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九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在长达一年的研修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很多,收获颇丰。同时,在这一年里,我承担了两门学院的专业必修课教学工作,参加了学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荣获三等奖。我想这些在工作上的进步与我参加这次研修班的学习密不可分。下面是我参加此次研修班学习的收获与体会总结。

研修班的主要活动分布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十二场教学和研究相关的讲座、报告和工作坊,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上的示范和引领,例如由沈火明校长主讲的“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由何正友教授主讲的“青年教师成长之道:教学、科研、育人兼顾与融合”等讲座;也有教学理论上的梳理和总结,例如由陈芳研究员主讲的“心理学在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中的支撑与应用”,由陈江教授主讲的“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方法”等讲座;还有教学研究上的分享和讨论,例如由郝莉教授主持的“项目式教学: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由贾蕃教授主持的“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修改与发表”等工作坊。此外,教师发展中心还从教学竞赛的角度,专门邀请全国各地的教学名师以及获得过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的教师对我们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为期望通过教学竞赛得到提升的老师们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帮助,其中包括邀请了国赛一等奖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摩这些优秀教师们的教学风采,在现场与他们进行交流互动;邀请专业团队到现场讲授教学竞赛类PPT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别具一格的数字化教学表达法等等。这一系列干货满满、实用指数爆棚的研修活动使整个学习阶段精彩而又充实,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学识,提升了见识。    

学识增长方面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贾蕃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修改与发表”工作坊。在这场讲座中,贾老师让我这个教学研究小白快速地了解到了什么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论文应该写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写、怎么去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作为曾经获得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一等奖的获奖教师,贾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出色,同时他又是教材评估等专业研究领域的前行者,因此他讲授的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经验具体而又系统、易懂而又精深,让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研究方面的干货,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知识空白。

贾老师首先就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研究论文类型作了详细分析,并将其分为三类:(1)观点思辨型:概念辨析、观点立论;(2)文献综述型:聚焦某一国内外教改话题的系统回顾;(3)实证研究型: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混合研究。同时他还给大家展示了相关类型的代表性论文,让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他所说的不同论文类型之间的差别。此外,贾老师还讲到了如何进行目标期刊的选择,他将教学研究相关的CSSCI期刊与扩展期刊尽数列出来,指出其中一些期刊发表的重点选题,这些都是他多年实战之后获取的宝贵信息和资料,而在讲座中竟毫不保留地分享给了大家,真的让人很感动。对于不熟悉教学研究领域的老师,贾老师还为我们列出了近年来教学研究项目申请等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让我们对当前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和项目申请都有了方向性的了解,省去了大量前期调研的时间,避免了走弯路。

总之,贾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写作和论文发表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学习了很多教学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成长为一名教学科研型高校教师做好了准备,认识到了日常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魅力。

教学比赛方面

研修班组织了多个丰富多彩的高水平教学比赛相关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给予我们这种尚未参加过比赛的老师以一种心理和视觉的冲击,提升了见识。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前夕,我去观摩了第六届全国青教赛一等奖教师的示范课展示,从中领略到什么是真正的高水平教学比赛,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比赛究竟是在比什么。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黄孝东老师主讲的《<应用人类学>导论》示范课。黄老师总结的课堂要点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段不如句,句不如点;文不如表,表不如图;精准提炼,观点明晰;画面颜色,三色唯一;上下左右,留有余地。”我在他的示范课上看到了课堂设置的深入浅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大众化和实用化。由此我明白了一堂课首先要吸引人、要有亮点、要学会问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听得懂,而且还要体现出老师的专业性,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具备学术性,前期要有相关的科研基础。

听完这场讲座之后,我对我的参赛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准备复赛时打造了paraphrase教学中的4R原则来体现语言学习的专业性,同时呈现出同义转换句式学习和训练对于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实用性,以此作为亮点来吸引评委老师们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欣赏文本中的文学片段来体现语言学习的人文性和大众性,最后还通过对显性呈现思政元素来增强外语学科的爱国主义教学功能。在此基础上,我的复赛课程内容逐渐完备,各个板块的元素完全按照国家级教学竞赛的要求来准备,从板书、思政、亮点、专业、通俗易懂等方面完善了教学内容,教学试讲也通过对竞赛获奖教师的模仿得到了提升,避免了诸如自问自答等教学尴尬场景的出现。

总的来说,此次研修学习从教学策略、教学理论、教学组织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全方位培训,让我在具体的教学方面掌握了高等教育教学应有的基本知识,增长了学识;同时中心主办的一系列高端教学竞赛和教学科研讲座提升了我的见识,了解到原来教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呈现出来,不论是科研的助力还是技术的加持,都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与时俱进、与众不同,为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杜红艳,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讲《综合英语IV》《英语交际口语》等课程。共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A&HCI论文1篇,CSSCI论文2篇,ESCI论文1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3项:主持1项四川省哲学社科“巴蜀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专项课题,参与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参与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曾赴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英语教研中心、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英文学院访学,获得四川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优秀学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