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一场聚焦AI前沿教学应用的工作坊线上举行,这是西南交通大学第11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第三场活动。活动特邀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郭政老师,结合他作为学校教学数字化业务骨干以及从事教学新技术研究与培训推广工作的经验,为我校教师带来了题为“AIGC及智能体在教学与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的工作坊。本次活动由成都大学联合主办,两校两百多位教师深度参与。
郭政从问题切入,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介绍了大模型的能力边界、幻觉现象以及多模型验证策略,帮助教师们正确认识AI的潜力与局限。他指出,AI当前主要以概率预测为基础,需结合多模型验证提升答案的准确性,把AI视作启发灵感的“思维催化剂”。
从理论转向实践,郭政为教师们展示了琳琅满目的AI教学工具箱,不仅系统介绍了主流模型的使用技巧,更聚焦于教学场景的高频痛点,演示了如何与AI进行有效对话,如何高效备课、进行素材创新以及运用数字人授课,老师们切身体会了AI助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制作,看到了AI在教学中的潜力。郭政还介绍了如何基于数据安全考虑,进行本地化部署模型的问题。
工作坊的重头戏,是关于AI智能体与工作流的深度解析与实操。郭政指出,如果说大模型是大脑,智能体就是配备的手脚和工具箱,是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得力助手。他以扣子平台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创建智能体、配置知识库以及搭建工作流。他现场搭建了批量作业批改和科普视频生成两个典型工作流。通过固化工作流,可以将繁琐的教学任务一键式、自动化地解决,“这正是AI赋能教学的革命性所在”,郭政表示,教育的未来不在于取代,而在于借助AI的能力,激发教育者的创造力,设计不可替代的学习体验。他认为,AI助力教学创新最有价值与深远意义的事情是个性化教和学,他还鼓励参加工作坊的老师多思考多尝试,逐步具备用AI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做智慧型教师。
互动环节,教师们的热情被点燃,接连提问,郭政一一回应解答。本场工作坊不仅为两校教师带来了前沿的AI知识和一套拿来即用的实战工具,更强化了AI协同教学的意识,让教师注重从工具使用者转变为教学流程的设计师。
许多教师表示,郭政老师的讲解生动具体,案例丰富,让自己对AI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实用的AI工具和方法。期待更深入地应用AI技术,让教与学更便捷更高质量。